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儿童乐园 > 手工制作

手工制作文

时间:2024-09-13 16:36:42
有关手工制作文锦集5篇

有关手工制作文锦集5篇

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,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,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、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。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工制作文5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
手工制作文 篇1

今天,我做了一个环保袋。这个环保袋可不一般。我想既然是做环保袋就不能用塑料一类的东西,那用布做应该是环保的吧!可是,哪里又有布呢?我在家里找呀找,找着找着,我想起既然是环保袋为什么非要用新布呢?

用破了的旧裤子做,绝对环保。在阳台,有一条旧裤子,我把它拿到妈妈面前:“我可以用它制作环保袋?”“可以呀,这条裤子已经破了,你就拿它做吧!”我先把旧裤子剪开,剪成我需要的样子。然后经过妈妈的同意,我把电动缝纫机拿出来开始缝制。其实,这是我第一次使用缝纫机,我还不会用,妈妈来教我。我的`心里总有一丝恐惧,担心我的手指被扎破。但同时对缝纫机的好奇又使我忘却了这些恐惧。我学的很快,一会儿就学会了,开始放开了胆子缝制环保袋。缝纫机有个用脚踩的踏板,只要一踩缝纫机就开始工作。我开始不敢踩,不过一会儿我就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起来。我脚踩踏板,手扶布料,缝了这边缝那边,而且越缝越快,不知不觉中一个袋子出现在我眼前,我又给它缝上了手提带,一个完整的环保袋诞生了。

看着我亲自制作的环保袋,我心里高兴极了,我不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而且还学会了使用缝纫机,真好。

手工制作文 篇2

同学们,你们每天都用什么工具吃饭啊?你们肯定不假思索的就回答我:“筷子呗!”可是,你们知道筷子的来历吗?你们知道筷子的制作方法吗?你们知道筷子有哪些寓意吗?哈哈,答不出来了吧。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手工制作筷子的活动,也做一回骄傲的“大国工匠”。

筷子,起源于中国,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。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,代表人有“七情六欲”,吃饭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。筷子上方下圆,表示着“天圆地方”,这是古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。看似一双普通的筷子,却承载了古人赋予的如此之多的人生哲理,小筷子里有大信仰,举手投足都是理念。

老师简单讲过之后,便发给我们每人两根黑胡桃木的细木条,一个模具和一把刨子。首先要把细木条刨成筷子的雏形。两人一组,一人固定刨子一人刨,这样可以有效的`防止因为磨具移动而变形或者不小心刨到手。第二步是打磨,打磨是对木坯表面进行再处理。用来磨筷子的砂纸有三种,颗粒由粗到细。先用颗粒粗的砂纸磨平,然后再用较细的磨形状,再用最细的砂纸将筷子打磨圆润、光滑。最后一道工序是上油。筷子上油最重要的作用是隔离外部细菌,形成一层保护膜,同时也使筷子更加美观。制作筷子所用的油漆都是植物萃取的,对人体并没有任何伤害。涂油的时候要均匀,两头也要涂上,涂好之后自然晾干,一双筷子就大功告成啦。

芬芳清香的木材,雪白飞扬的刨花,小小的木工房里一派温馨热闹的景象。可是说着容易,做着难。我们这些“小木匠”费尽心思做出来的筷子不是一根长一根短,就是一根粗一根细,还有的小朋友因为打磨的工序没有做好,被筷子上的木刺伤到了手。原来,做一双小小的筷子要这么麻烦。两根不起眼的小木棍在劳动人民的手中变成了精巧的筷子,这是我们国人智慧的凝聚。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求,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。

习俗承载着文化,像一条流淌着的大河,绵延了几千年。浸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,我们也要努力将这些即将消逝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。

手工制作文 篇3

今天,我要完成一件手工制作,要把“直升飞机”制作出来。这不,现在就开始动手了。

我先准备好工具:剪刀、胶水等。并初步阅读了制作说明。按照说明我先拿起剪刀在印有“直升飞机”的纸板上沿虚线剪开,剪了十多分钟,还有一大半没剪下来,我开始不耐烦了。再看看前面剪下来的,该齐的不齐,该圆的不圆。我不剪了,就去求助爸爸。爸爸耐心地说: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性、有毅力,不然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,更不用说什么成就大事了。”我不情愿地去剪剩下的图样。又过了二十多分钟,我终于剪完了。

下面开始拼装。首先把机身折叠粘好,再把尾翼粘到机身后面。“咦,机翼应怎样安装呢?”我自言自语道。根本没有机翼的容身之地了。于是我又去求助爸爸,哪知爸爸还是那句话,给我顶了回去。我想了想爸爸的话,似乎明白了那句话的.真正含义。我拿起书,仔细地琢磨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终于知道怎么安装了。原来是插装的,怪不得有一个小孔呢!这时我才恍然大悟。我继续耐心地做下去,遇到困难我就仔细研究,一一排除,最后,一架直升飞机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,虽然做得不十分精美,但是,是我自己用心去做的。看着眼前的飞机,心里美滋滋的。

晚上睡觉时,我想着这架飞机进入了梦乡,我梦见我开着自己制作的直升飞机去遨游世界呢!

手工制作文 篇4

杭州西湖里长荷花并不稀奇,教室里长荷花可就稀奇了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原来,这是同学们用橡皮泥做起来的“荷花”。但是,同学们做得惟妙惟肖----粉红的花瓣,黄色的莲蓬,碧绿的荷叶。真的能和西湖中的荷花媲美了。

要想把荷花做的那们好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同学们可花了不少心思呢!----先要把橡皮泥切成花瓣形,随后把它捏成拱形的`花瓣。有些细心的同学还把花瓣外围上了白色的花边,让花瓣显得更加生动,更加美丽。然后再把一片片娇嫩的花瓣捏在一起,大致就完成了。再拿一点黄色的橡皮泥,把它捏成扁圆形,中间点上几点,再放到花瓣中间,一朵完整的荷花就做好了。

做荷叶很简单,先把绿色的橡皮泥压扁,再在中间切出一个小圆圈,在圆圈的旁边切上几条线,一片荷叶就完成了。如果把这些荷花放到西湖中,你不仔细看,绝对看不出这是一朵假荷花。

一朵又一朵荷花在同学们手中绽放了,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,令人神往。

手工制作文 篇5

每年的7月份,是我们学校的科技手工制作活动月,今年学校给我们的主题是:手工制作,废物利用,装扮我们的新教室。

听到这项作业,我很兴奋,终于可以动手做手工了,可是做什么好呢?没有一点头绪,妈妈就帮我上网搜索,当我看到一个黑色皮肤的女孩时,觉得很可爱,就说:“这个漂亮,还很可爱,就做这个吧!”

说干就干,我马上开始准备材料。我先收集了不用的卡纸,从妈妈的'帽子上搜集到掉下来的塑料花,还有一个不用的手提袋。材料准备好后,我又拿出剪刀、铅笔,准备开工。

我先把手提袋剪开,剪成一个长方形,又用铅笔把小姑娘的头和脸在剪好的手提袋上画出来,接着,我又用黑色卡纸比着我画的图案,剪出脸,现在该做小姑娘的头发了,因为她的头发是卷发,不是太好做,我先画出来,画完才用剪刀慢慢地剪出来,头发做成了。该做眼睛了,我剪出了两个黑色的圆圈,粘在小姑娘的脸上,可是,因为她的脸太黑了,根本看不到眼睛,乐得我哈哈大笑,我只好又换成白色,这样,看着舒服多了,接着,我又用红色卡纸剪了嘴巴,粘在一起,还蛮漂亮的。

妈妈夸我真是心灵手巧,我心里美滋滋的。我喜欢手工制作,更喜欢废物利用,这样不仅让我们从小学会了节约,更让我们锻炼了动手、动脑的能力!

《有关手工制作文锦集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